感同身受才能與孩子產(chǎn)生共鳴
http://m.cs6shortcuts.com2025年02月10日 13:37教育裝備網(wǎng)
家長若想深入理解孩子,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系,有一條極為有效的途徑——將自己視作孩子。
實際上,家長擁有諸多和孩子相似的體驗機會,比如輔導孩子功課時,可以換位一下是自己在攻克學業(yè)難題;和孩子一起參與親子活動時,仿佛自己置身于校園的集體活動中;傾聽孩子講述學校的瑣事時,類似于孩子在與同學交流校園見聞;參與家校共育的討論時,如同孩子在班級中為集體事務出謀劃策……
我們不妨用心去留意,在以孩子的視角體驗這些事情時,內心會涌起怎樣的感受。如此一來,便能更好地與孩子產(chǎn)生共鳴,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。
我在參加家長會時,常常會因為長時間坐在狹小的座位上而感到腰酸背痛,并且由于周圍環(huán)境較為嘈雜,有時難以集中精力聽清老師講的每一句話。這時候,我才體會到孩子在教室里坐上一整天是多么地不易;叵肫鸷⒆踊丶液笈紶枙г股险n好累,我之前總是覺得他們是在找借口,現(xiàn)在才明白孩子所言非虛。有了這樣的切身體驗后,我對孩子在學習上偶爾出現(xiàn)的疲憊和注意力不集中有了更多的包容與理解,而不是一味地責備。
在和孩子一起參與學校組織的親子運動會時,我會因為擔心自己表現(xiàn)不佳而緊張,害怕自己的失誤會影響孩子的心情。這使我意識到,孩子在學校的集體活動中也會面臨類似的壓力。所以,當孩子參加完學;顒踊丶液,我不再只關注結果的好壞,而是先關心他們在活動中的感受,聽他們分享成功的喜悅或失敗的沮喪,幫助他們正確看待活動中的得失。
當孩子興高采烈地跟我講述學校里的趣事時,我會認真傾聽,積極回應,就像與朋友聊天一樣。因為我知道,這是孩子在與我分享他們的社交生活和內心感受。我也會把自己類似的經(jīng)歷分享給孩子,讓他們感受到我對他們生活的關注和理解,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。
總之,家長若想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,想要贏得他們的信任,首先應當成為善解人意的陪伴者,多從孩子的視角去感受、去理解、去交流,而不是站在成年人的高度一味地發(fā)號施令,這樣才能與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紐帶,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。ㄗ髡呦祵幭幕刈遄灾螀^(qū)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(xiāng)初級中學教師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