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進步時代如何提升學生科學素養(yǎng)
http://m.cs6shortcuts.com2019年06月26日 09:48教育裝備網(wǎng)
“這是個技術高于神話的時代!”近日,在江蘇南京舉行的一場小學科學教育創(chuàng)新論壇上,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、科技部“973”納米材料項目首席科學家曹則賢說,今天生活中使用的科技產(chǎn)品,甚至超過了上世紀80年代科幻片所描述的場景,其背后是巨大的科技進步,也給小學科學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新時代,學生科學素養(yǎng)的提升如何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?作為科學教育起點的小學科學教育,又該如何承擔起新時代的新使命?
“有些知識,我們可以學不會,但是不能夠沒聽說過,這是一個眼界和見識的問題!辈軇t賢認為,科學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科學精神、科學視野、科學思維、探究方法、批判與交流等部分,而科學課教師作為科學教育中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應該保持終身學習的態(tài)勢。
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、小學科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郝京華認為,社會的發(fā)展、學術的力量、科技的進步是影響科學教育的三方面因素,當下尤其需要通過科學教育培育新型人才。
央視原《正大綜藝》節(jié)目主持人王雪純此次作為央視綜合頻道大型科學節(jié)目《加油!向未來》的制片人參加研討。她認為,科學節(jié)目的使命就是激發(fā)青少年的好奇心,讓他們去探究科學、愛上科學!3個暑假,我們在節(jié)目里呈現(xiàn)了157個實驗,每個實驗都有其科學原理和科學知識,都經(jīng)過嚴謹?shù)目茖W論證!蓖跹┘冋f。
“科學素養(yǎng)應該面向科學興趣、方法、知識和精神。”郝京華說,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是不斷發(fā)生變化的,從重視科學探究到重視科學思維,從重視科學知識的記憶到重視科學概念的理解,從單純科學探究到探究與運用并重,從科學實驗室到真實或仿真情境,從線上到線上線下共存,每一次變化的背后都是社會需求發(fā)生了變化。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