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進學生價值形塑與思維發(fā)展——天津市岳陽道小學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的探索
http://m.cs6shortcuts.com2025年09月09日 08:57教育裝備網
天津市和平區(qū)岳陽道小學以“融天下大慧,育未來棟才”辦學理念為指導,提出“尚品、碩學、卓能、強體、崇勞”校本化培養(yǎng)目標,以傳統(tǒng)文化、科技文化、城市文化為主題,以學生的價值形成和思維發(fā)展規(guī)律為基點,以問題解決與文化浸潤為路徑,構建貫通小學六年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。
以文化為課程主題
學科課程注重知識的系統(tǒng)性,主要以知識結構為體系組織課程內容。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是以多學科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,課程內容的組織需打破學科壁壘,突破學科本位的結構方式。學;谖幕那榫承浴⑸尚、價值性等特點,以學生成長為目標,選擇能夠連接過去與未來、覆蓋時空維度的傳統(tǒng)文化、科技文化、城市文化作為課程主題。傳統(tǒng)文化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寶貴遺產,風俗習慣、傳統(tǒng)技藝、倫理道德等背后的科學原理、人文精神值得體驗、感受、探究?萍嘉幕赶蛭磥恚瑵B透在生活中,不僅強調理性、實證、創(chuàng)新,也包含著對科技倫理、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思考。城市文化既是歷史的沉淀,也是當下生活的舞臺,更是未來發(fā)展的藍圖,涉及物質環(huán)境、精神風貌、行為方式等多個層面。三種文化相互關聯(lián),能為學生提供真實、有意義的學習情境。
學校以文化為紐帶,先后開發(fā)了“時序物語,節(jié)氣解碼”“大館小巷,津彩無限”“四芯八核,科創(chuàng)未來”等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!皶r序物語,節(jié)氣解碼”圍繞二十四節(jié)氣之源、詩、測、食、風、影、農、韻、躍、繪等維度,形成貫通所有年級的序列化課程!按箴^小巷,津彩無限”聚焦天津民俗、天津名人、天津交通、天津建筑、天津美食、天津百戲六大領域,即六大場館主題,并設置了36個不同的小專項,即36條巷子,如在天津百戲館設置了相聲、評劇、京劇、快板、京韻大鼓、評書、戲法等。通過這些文化載體與具象的文化活動,讓課程的學習有路可循。
以學生為課程出發(fā)點
以文化為主題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不能只把文化作為學習對象、作為知識進行傳授,更不能陷入“博物館式教育”陷阱。如果說文化是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之緯,學生則為課程之經?鐚W科主題學習課程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、生活能力,讓學生圍繞文化主題去探究,促進其分析、綜合、評價、創(chuàng)造等高階思維的發(fā)展。教師是課程的設計者、學生學習的協(xié)作者,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,基于主題設置以真實問題為驅動的學習任務,讓學生浸潤于文化之中,在解決問題中發(fā)展文化理解、審美品位、思維能力、實踐創(chuàng)新等核心素養(yǎng)。
通過多年的實踐,學校形成了“主題引領—任務驅動—實踐探究—展示評估—生活延伸”的跨學科課程樣態(tài),建構了主題研討課、小組探究課、階段匯報課、反思提升課、展示評估課、生活實踐課等多種課型。
學;趯W生的思維發(fā)展和價值形成規(guī)律,構建了目標進階、學段遞進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。低年段學生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,任務設計聚焦身體性認知;中年段學生思維逐漸從具體向抽象過渡,任務設計側重具象化探究;高年段學生抽象思維能力逐步提升,任務設計強化抽象化知識遷移。
以雙核為課程目標
學校的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關注學生的成長,以價值形塑與思維發(fā)展“雙核”為課程目標,不僅注重培養(yǎng)學生跨學科思維、問題解決能力,還強化學生的使命感、責任感、堅韌性、合作性等的培育,思維進階與價值升華相互促進、相輔相成、深度耦合。以“橋梁巷子”課程為例,學生以海河上不同的橋梁為線索,了解每一座橋的人文特點、地理位置、建筑風格、歷史沿革、主要功能等,他們通過搜索文獻、實地走訪、搭建模型等方式進行深入探究,通過設計繪制、彩泥制作等多種方式展示研究成果。這樣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,讓學生對橋梁的歷史、城市的歷史和橋梁的建筑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,也激發(fā)了他們的探究創(chuàng)造精神。
為了實現“雙核”目標,學校建構了“知識網絡建構—思維意識養(yǎng)成—綜合能力運用—情感認知培育—社會責任塑造”五維遞進式評價標準,形成覆蓋認知進階與價值培育的全鏈條評價;搭建“班級—年級—校級—家庭—社區(qū)”多元評價場域,融入“學生自評+教師導評+家長參評+專家診評+社會驗評”多方協(xié)同評價主體;采用“選題論證—開題報告—中期答辯—成果推薦”項目驗收式與主題展評式雙軌并進方式,全程觀測學生學習發(fā)展的軌跡。
跨學科主題學習課程的開設,對學校管理體制提出了新要求。學校破除學科壁壘,建立了課程中心、科研中心、信息中心、學生成長服務中心“四中心”聯(lián)動機制。課程中心負責課程的規(guī)劃研發(fā),提供年級實施方案與指導?蒲兄行呢撠煂W術指引,引領教師聚焦實施問題,開展探索研究。信息中心主要從數智賦能、平臺建設、數據分析上給予支持。學生成長服務中心聯(lián)動家長、行業(yè)精英等社會人士,協(xié)同社區(qū)、科技館、博物館等社會場域資源,為課程實施提供資源保障。
(作者豐向日系天津師范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褚新紅系天津市和平區(qū)岳陽道小學校長、正高級教師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